无人零售行业重新回暖

最新文章

区别于此前,此次无人零售热潮的背后,智能技术已然实现了迭代与创新,所面向的用户的消费习惯
  也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逐渐养成

  2017年夏天,无人零售曾引爆国内零售业,不管是互联网巨头、传统零售企业还是创业者,纷纷加入该赛道。但不久之后,整个行业便由于种种原因走向沉寂。
  随着“无接触”需求的激增,如今,无人零售正在回暖。2022年以来,各家无人零售布局者动作不断,顺丰旗下“丰e足食”,在2月份完成了3亿元A轮融资;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饮料企业也都设置了终端设备的投放目标; 而5月底友宝披露的招股书,则是进一步推动了无人零售行业再一次走到人们眼前。

  跨界企业加码布局
  5月,传统自动售货机运营商友宝在线正式递表港交所,重启上市之路。截至2021年底,友宝在线在全国288个城市拥有超过10万个自动售货机点位,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无人零售经营商。
  此次并非友宝在线首次寻求上市。2016年2月24日,友宝在线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9年3月12日摘牌。该公司还曾冲刺创业板,但于2021年2月25日终止了创业板上市计划。
  除了友宝在线这种专注无人零售的公司,食品饮料企业的布局,也促使无人零售行业逐步升温。这其中就包括友宝在线的客户——娃哈哈。2016年,娃哈哈宣布将在3年内投资20亿元投放10万台自动售货机以打造娃哈哈的全国性智能零售终端网络。
  此外,农夫山泉方面也曾披露,其在中国近300个城市投放了近6万台售货机,其中部分组合类售货机更名为“农夫山泉芝麻店”。农夫山泉芝麻店当中,售卖的产品包括饮料、东北香米、面膜、脐橙等自有商品。
  元气森林也在加码无人零售。5月,元气森林旗下的一站式智能零售服务品牌“元气森林GO”发布了“M1智能柜”。M1智能柜采用动态识别技术,仅需授权即可扫码开门,通过智能识别商品,关门后无需支付操作,便可自动完成结算,在办公室、公寓等场景投放。
  另外,也有不少跨界企业在无人零售领域布局。今年2月,顺丰旗下“丰e足食”便获得了由软银领投、多家头部机构跟投的3亿元融资;泡泡玛特则是在各大商场和地铁站投放了大量的“机器人商店”和“抽盒机”;同样在人流量大的区域,也有不少鲜花自动售卖机、预制菜售卖机的存在;智能咖啡机赛道品牌咖啡之翼获亿元融资,也在加码无人零售终端。
  零售专家胡春才表示,“各个领域进入无人零售业态均有各自的优劣。传统零售业依托供应链优势,能够对自身的销售端起到一定嫁接作用,提高营运效率,但技术创新层面将是重大难题; 传统品牌商拥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很容易形成品牌效应,但真正走向销售终端,零售业的营业与维护,将对他们是很大的考验; 线上零售商进行无人零售布局,主要依靠技术及流量优势,便于进行技术创新和推广营销服务,但传统零售经验的缺失将会是其发展的主要阻碍。”

  技术和消费习惯催化行业回暖
  2016年,在10月的“云栖大会”上,马云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引发街谈巷议。
  年底,亚马逊无人零售商店(Amazon Go)问世,“即拿即走,免排队”的购物体验和充满朋克气息的机器人服务零售场景一经发布,就受到资本的竞相追捧。
  于是,整个2017年成为无人零售的风起之年,无人货架、自动售货机、无人便利店三大细分赛道多点开花,一时巨头扎堆、创业者疯狂涌入,大有成为新零售“风口”之势。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重量级玩家纷纷推出对标亚马逊的无人零售便利店,不过显然,“无人便利店”是这轮风口的“幌子”,因其成本高落地难,技术还远不成熟而被大众质疑,最后沦为科技巨头试水其“含科技量”的一次小型翻车现场。
  这一次的回暖,与2017年有着明显的不同。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经过上一轮的产业洗牌,这一商业形态其实已经具备发展所需要的用户消费习惯基础以及技术基础。
  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创新,拥有热冷分区、RFID、重力感应、人脸识别等必备的技术和功能的成熟货柜成为现实。货损率居高不下、盗损失控、内部员工监守自盗、BD(商务拓展人员)相互搬空对方货架等问题迎刃而解。
  在电商们持续多年的“烧钱”后,仓储、物流、冷链等基础设施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送成本、缩短了流通环节、提升了流通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无人零售行业释放出了一部分盈利空间。
  部分区域性玩家,背靠着深耕多年供应链与物流优势,甚至已经出现了盈利。
  典型如重庆本地乳业巨头天友,不仅在各大商场、写字楼布局了24小时无人售卖机,还在各个小区中放置了具有低温冷藏功能的智能鲜奶自提柜,售货自提一体,不仅能保证鲜奶质量,也减轻了配送人员挨家挨户上门送奶的工作负担。
  艾玛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无人零售的销售规模将达到近2万亿元,同时无人零售所覆盖到的消费者群体也将达到2.5亿人。

  长远发展仍需精耕细作
  整体来看,线下无人零售场景极具商业价值,是品牌触达消费者不可替代的线下渠道。长远来看,因为具有传统零售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零售前景可期。
  但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无人零售业务瓶颈在于“高频低毛利的销售形式”。友宝在线合伙人李明浩曾说,零售生意本就有自己的毛利天花板,尤其当友宝在线主要卖的是客单价较低的饮料、零食。招股书透露,友宝在线饮料类的售价为2.5~8元,零食类的售价为3~10元。但这些食品饮料的零售毛利率只能达到40%。
  因此,友宝在线只能通过不断铺设点位,获得越来越大的渠道话语权,以减少进货成本。比如此次赴港IPO,友宝在线计划未来三年内开设合共约15万个新点位,分别于2023年、2024年、2025年开设约4万个、5万个及6万个新点位。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友宝在线的点位数是10.27万个,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三年,友宝在线的点位将扩大近150%。
  而优质的点位就是大型商超,地铁,写字楼等人流密集场所,换个词形容,它们都是公共资源,这些点位的争抢,和当年共享单车大战极其类似。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加,未来的点位抢夺大战依然惨烈。
  同时,扩张的代价就是销售费用激增,从而影响企业净利润水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底,友宝在线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0.24亿元、10.84亿元、10.77亿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37.5%、57%、40.3%。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无人零售业务看似没什么门槛,其实背后对于货物的供应链管理、货物上架的高效管理有很高的要求,没有强大的“内功”很难管理好。况且无人货架面临的问题远不止盈利这一点,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竞争,面临商品供应链问题、资金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另外,由于行业门槛比较低,随时可能迎来巨头的搅局,小企业不敌巨头随时可被淘汰。
  长远来说,精细化运营、差异化选品、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运用,成为了入局者能否盈利的关键,对细分需求和消费场景的深入挖掘,可能是无人零售下半场故事的主旋律。